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 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 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 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 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 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 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1925年1月,中共中央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 试图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B. 预见到国民党背叛革命
C. 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 D. 坚持社会主义革命路线
《张季子九录·文录》认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 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 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 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