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珍妮·克莱格在其著作《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此处的“开花结果”指的是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是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A. 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 促进海峡两岸健康发展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两岸坚冰的局面被打破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C. 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下面几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
A. 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 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
C. 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D. 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
“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
A. 不结盟原则 B. 睦邻友好原则
C. “一国两制”原则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