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总结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之后,深感:“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在这里强调中国革命必须:
A. 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B. 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C. 效法俄国走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D. 反抗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相统一
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A. 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 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 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 揭露历史真相
B. 引介西方理论
C. 倡导维新变法
D. 颠覆孔孟学说
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D. 《封神演义》
明末清初的傅山(1607~1684)在《训子帖》中说,在二十岁左右时,“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临摹),而不能略肖”,偶然得到赵孟頫的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后,他拒仕清朝,对赵孟頫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无骨”,开始临摹颜真卿……。据材料分析傅山对赵孟頫书法艺术评价不正确的
A. 赵孟頫出仕元朝导致他的书法艺术水平下降
B. 傅山的评价受时代变化、抗清情结、个人审美观的影响
C. 赵孟頫书体特征以行书见长
D. 赵孟頫前期书法特点圆转流丽,后期浅俗无骨
有人称:北宋时期,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北宋时期“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程朱理学
②文人画
③《清明上河图》
④宋词
⑤京剧
A. ①③⑤
B. ②③
C. ①②⑤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