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相继成立经济特区。1982年上半年,上海《文汇报》以醒目的标题,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这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映射建立特区。这表明
A. 沿海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未得到中央支持
B. 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有形成变相租界的危险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遇到强大阻力
D. 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的过程
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 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某一时期是指( )
A、太平天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58年5月,毛泽东对我国原子能工业发展提出要求:刻苦虚心学习,但一定要破除迷信。1960年底,第二机械工业部干部会议提出“自力更生,过技术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16字方针。“16字方针”提出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中国科技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B. 外交方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C. 大跃进运动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D. 中苏关系恶化导致技术引进中断
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A. 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B. 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C. 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D. 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 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 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C. 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 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 促进了文化融合
B. 维护了社会公平
C. 有利于专制统治
D. 加强了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