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材料体现出唐代
A. 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
B. 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
C. 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D. 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
生活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苏州名士王世贞和安徽文士詹景风曾一起议论苏州文士和徽商密切交往的情况。王世贞说:“新安贾人见苏州文人如蝇聚一膻。”詹景风说:“苏州文人见新安贾人亦如蝇聚一體。”这反映出明中后期
A. 士商交往,相互影响 B. 文士清高,不同流速
C. 商贾逐利,世风日下 D. 政治腐败,官商勾结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定窑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由于窑火的熄灭,遗址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据此可知
A. 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
B. 古代定窑产品行销南北各地
C. 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
D.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
“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
A. 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 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C. 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
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高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颁发委任状,品以下则由更部任命但是。读官补糊(七品) 拾道(八品)和监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
A. 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B. 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
C. 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 D. 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 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 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 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