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
A. 调节人际关系 B. 倡导重义轻利 C. 讲求实际功利 D. 区分等级名分
《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说明
A. 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 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 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 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姜义华《文明的自信》一文中说,“第一,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这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是有差异的,但这个差异都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每个人、家庭、地区,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这非常重要。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一直在流动中,有制度性保证,包括民间习惯。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资本的流动。……还有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
究其古今中外历史,以上观点应该同样适应于其他文明。
根据材料,以“文明发展的动力”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并且他又坚持,法必须昭告众人。在新都立柱,以便在上面张贴新令。他同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罚不讳强大。”
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为了加强这种国家推行的道德制度,商鞅显然试图削弱家庭团结的纽带,办法是在一开始对有两个以上男丁住在一起的家庭征双倍税赋。后来,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这种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连同其变异形式和更细致的形式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辍。为了奖励功绩,设置了分等级的荣誉爵位。在一开始,爵位可能赐给有军功的人。但到了相当晚的时期,通过向国家贡献粮食,人们可以取得爵位。取得爵位,可以不同程度地免除劳役或税赋,就某些爵位来说,还可以得到土地或官职的赏赐。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改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对待民众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和商鞅在对待民众问题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知县的设立表明北宋( )
A. 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 出现了严重的冗官现象
C.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 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