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
A. 个性化 B. 规范化 C. 网络化 D. 国际化
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A. 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B.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C. 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D.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A. 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一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B. 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
C. 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D. 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其治校理念之一是“大学不仅要致力于介绍西方文明,还要创造新的中国文化;不但要保存国粹,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对之重估”。可见蔡元培
A. 注重学习借鉴
B. 重视自然科学
C. 强调学术自由
D. 提倡学贯中西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列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 激进民族主义者宣传民主科学
D. 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
A. 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
B. 胡适思想方面守旧落后
C. 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
D. 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