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6日,宋庆龄秘密访问苏联时阐述了当时的中国形势:“革命虽然因为有人背叛而遭致巨大的挫折,中国进入了反动时期,但这只是暂时的,革命力量仍然存在,正在斗争,必然会取得最后胜利。”“当时的中国形势”是
A. 蒋介石发动“七一五”政变
B.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已被完全推翻
C.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已经开辟
“它是在革命思潮高涨的形势下,留日学生中的革命志士拥戴孙中山为领袖,风云际会,乘时奋飞的历史壮举,是孙中山十多年组党实践经验的升华。”这里的“壮举”指
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武昌起义的爆发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与下图所示战舰相关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松岛号”是黄海海战中日本旗舰,被“致远舰”击沉
B. 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林永升下令撞向“松岛号”
C. “松岛号”在黄海海战中弹药库爆炸,丧失作战能力
D. “致远舰”与“松岛号”在威海卫战役中再次展开决战
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A. 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B. 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
C. 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D. 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道:“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
A. 开现代代议制民主的“政治化蓝图”
B. 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
C. 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结合
D. 成为近代进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