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二 (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实行于何时?其目的如何?
(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1500年以后欧洲市场上的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以及非洲的象牙等奢侈品价格比以前上涨了5倍,不仅如此,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也是飞速增长。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种现象
A. 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C. 增加生产成本,阻碍了经济发展
D. 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之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这材料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
A. 经济因素
B. 社会因素
C. 宗教因素
D. 技术因素
“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着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 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 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C. 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 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题文)“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A. 克服商业危机
B. 扩大海外市场
C. 对外倾销商品
D. 追逐商业利益
16世纪后半期,加勒比海地区生产蔗糖,需要大量人力从事收割、榨汁,将其加工成浓缩糖蜜后,运至欧洲贩卖。因当地劳动力不足,来自欧洲的业主为提升生产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使用机器开展大生产
B. 从非洲引进黑人奴隶
C. 自北美聘雇印第安人
D. 自欧洲招募契约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