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学家刘大年认为中国在反侵略的抗日战争过程中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提出了“抗日战...

史学家刘大年认为中国在反侵略的抗日战争过程中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提出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这一著名论断。可作为这一论断的依据有

进步力量壮大民族意识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民族独立实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A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抗日战争时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推动了进步力量壮大,故①正确;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争,有利于民族意识增强,故②正确;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胜利,有利于国际地位提高,故③正确;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但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独立没有实现,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聂荣臻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该战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该战应为

A.

B.

C.

D.

 

查看答案

同治十年,李鸿章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时,借用万国公法来反对日本这一做法。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又因日本侵台而用万国公法来进行辩驳。李鸿章此举

A. 开始抛弃传统“蛮夷观”

B. 用近代外交法则维护利权

C. 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

D. 避免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查看答案

关于“1840年中英战争”的性质问题,中国人历来强调“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了拓展市场,保护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而英国人则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而进行的通商战争。”由材料可知:

A. 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至今没有定论

B. 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阐释

C. 历史结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臆断

D.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查看答案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是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机构

②代行丞相职权,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官吏众多,分工明确,行政效率较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喻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绥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由此可知该制度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打破了贵族特权

C. 提高了官员素养

D. 实现了社会平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