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最初的思路是扩大地方和...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最初的思路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1978年起,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1981年起,在企业推广建立经济责任制。1980年起,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全面展开。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1988年,在价格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此后三年的治理整顿期间,不仅经济增长陷入低谷,而且改革的取向也陷入迷茫,理论上又作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概括。1990到1992年,邓刁、平几次发表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谈话,特别是南方谈话,得到了公众的热烈响应。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沿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摘编自王玉茄《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1)特点: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经历波折(或“经历曲折”、“历程艰辛”);改革不断深人;从试点到全面展开;趋势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2)意义: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改革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改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解析】 第(1)小问,根据材料“1978年起……1981年起……1984年……”等信息可知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出现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不仅经济增长陷入低谷,而且改革的取向也陷入迷茫”等可知经济体制改革经历波折,改革不断深入;“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至“改革全面展开”可知改革从试点到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知改革趋势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小问,根据材料“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知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使人们对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有了深刻的理解,改革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翰·巴肯,曾任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还曾担任过南非专员的私人秘书。1910年创作了《普莱斯特·约翰王国》,下面节选的是小说主人公大卫在参加了镇压南非土著起义后的叙述:

我明白了白人责任的含义:他必须冒着各种危险,不惜丧失生命和财富的代价,学会在履行义务中获得满足。这是白人与黑人的区别所在,这是责任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国王的力量所在。只要我们知晓并实践这一点,我们不仅要统治非洲,我们还将统治任何其人民只是碌碌无为、愚蠢过活的黑暗地方。

讷纳·麦兰,非州裔美国人,曾任法国在西非的殖民官员。1921年出版小说《巴托拉》,小说主人公是位名叫巴托拉的非洲地方领导人,下面是节选的是巴托拉的叙述:

但是,谈论它有什么好处呢?除了白人的皮肤比黑人的皮肤娇贵之外,全是老生常谈。每个人都知道,声称自己是在“征税”的白人强迫所有的成年黑人扛大量的包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行程历时两天、三天甚至是四天。欧洲人通常感到无法适应的重量,对他们而言,无关紧要,他们又不会被负担压垮。

——摘编自(美)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围绕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程认为,“乾坤,天地也,万物乌有出天地之外者乎”?宋人认为,人在社会中要守“人伦”,在自然界中要循“物理”。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具有同样的特性,那么人类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规范自然也适用于天地万物。宋代的君主也表示要与匝时布政”,“达天地之和”,使鸟兽虫鱼万物,“宜各安于物性”。宋制规定:“伐毁树木、稼墙者,唯盗论”。宋初,朝廷即设立了虞部,担负山泽苑囿的环境保护。在地方州县,环境保护与利用之事则主要由通判或县尽兼理。

——摘编自张全明《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材料二  唐至五代吴越,太湖地区形成以塘、浦为四界的扦田,同时在沿江沿海和高低分界处,皆设堰闸以控制蓄泄。宋初,农户为自己方便,多有破坏扦堤的现象,原来的大扦逐渐被分割成小扦。北宋前期对围垦湖荡管理较严,政和年间,为增加政府收入,鼓励围垦湖滩低地,筑堤围田进展迅速。宋室南渡以后,北人“云集二浙,百倍常时”。围垦的地点主要向低下的湖荡地区拓展,浙西围垦掀起热潮,“围田相望,皆千百亩”。嘉定年间,湖州境内“修筑堤岸,变草荡为新田者凡十万亩”。朝廷曾多次下诏禁止围田,但难以禁止。政府为安置流民等原因,也时禁时围。这样,许多湖泊缩小或消失,河道变窄,多地农田“涝则水增益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

——摘编自张芳《太湖地区古代扦田的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生态保护思想及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太湖地区围垦开发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太湖地区围垦开发的启示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前后,外国公司频繁收购美国公司,比如日本索尼收购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英国戴姆勒一奔驰公司收购了克莱斯勒,英国石油公司收购了阿莫科石油公司。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 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

C. 多极格局已初步形成

D. 跨国公司支配世界经济

 

查看答案

19世纪30年代,英王威廉四世曾经多次解散内阁和议会,他还三次为大臣制订正式提案。在一次庆典中,他不听从其政治顾问而允许使用自己的名字,以对上议院中一次关键的投票施加影响。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国王依然是国家权力中心

B. 内阁和议会受到国王控制

C. 专制王权曾一度出现复辟

D. 君主立宪制仍在发展之中

 

查看答案

17世纪英国思想家赫尔伯特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后就不再干预,让世界按照自然规律来运行。18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对诺亚方舟、耶稣出身等进行考证,认为整部圣经都是杜撰出来的。两者都

A. 提倡追求现世幸福

B. 宣扬信仰得救

C. 体现理性主义

D. 促进近代科学产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