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谏官是中国古代专门谏净和讽议皇帝言行的官员。唐代的谏官属于门下省,他们随从宰相身...

谏官是中国古代专门谏净和讽议皇帝言行的官员。唐代的谏官属于门下省,他们随从宰相身旁,称“谏议大夫”“拾遗”“补阀”等。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议机构一谏垣,且谏官不准由宰相荐举任用,谏垣逐渐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这一变化说明

A. 谏官是对宰相负责的行政官员

B. 谏议机构与政府分权制衡

C. 谏官有利于提高了宰相的权威

D. 宋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解析】 谏官并非行政官员,故A项错误;宋代谏垣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但并没有分权制衡,故B项错误;C项没有体现出唐宋监察制度的变化,故错误;从唐代谏官隶属于宰相,到宋代谏垣与政府的对立形势,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 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B. 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C. 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D. 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查看答案

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试卷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

A.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

B.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

C. 有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

D.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

 

查看答案

九品中正制在设立之初,“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但由于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大都由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担任,遂使官僚队伍逐渐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由此可知

A. 世家大族子弟的综合素养更高

B. 中央对官员的出身更加重视

C. 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弱化

D. 民族融合的进程明显加快

 

查看答案

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 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 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 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查看答案

如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表

 

古国

始封

国都今地

存灭

始置州郡县时期

少昊后嬴姓国,周武王封之于莒。

莒县

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

秦因置(莒)县

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侯。

滕州市东薛城

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

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

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曲阜市

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

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

有虞氏舜帝师所封。

单县

春秋时为鲁单父邑

西汉因置单父县

 

 

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A. 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

B. 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

C. 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

D. 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