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末年,强宗大族遍布各地。随着宗族势力的强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末年,强宗大族遍布各地。随着宗族势力的强大,他们逐渐控制了东汉政府选官任官制度,形成了“选士而论族姓阀阅”的局面,如汝南袁氏一族累世公卿,外戚窦氏更是公侯满门。强宗大族深刻地影响着基层治理。很多地方的郡县㩝吏和乡官里胥就是由当地强宗大族把持。他们既要维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解决民间纠纷,甚至于担任乡里职务,处理乡里事务。

——摘编自李小红《中国农村治理方式的演变与创新》

材料二  隋创进士科之后,“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城之人才益均”。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组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东汉末年国家治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其政治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对古代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国家治理技术对当代的借鉴价值。

 

 

(1)问题:察举制异化,沦为地方豪强的工具;基层治理日益沦入地方豪强之手;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严重动摇。根源:强宗大族崛起。 (2)作用:通过考试选拔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提高治国效率;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兼顾地区平衡,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儒家地位、为监察制度提供人才保障,降低国家治理成本。 (3)价值:国家治理要通过改革形成相对成熟的制度系统(选官、监察制度等);要重视基层社会治理;要调动最广泛的国民参与治理之积极性;治理效果要追求高效益、低成本等。 【解析】 (1)一问根据材料“宗族势力的强大,他们逐渐控制了东汉政府选官任官制度…强宗大族深刻地影响着基层治理….当地强宗大族把持”从选官制度的异变、基层治理权、中央集权等角度进行回答,二问从上述材料信息可知为地方豪强大族的兴起。 (2)根据材料二“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从官员素质、打破阶层固化、监察体制、儒家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3)根据材料从制度创新、基层治理、民众参与、治国成本等层面进行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记述:“其后两年,辛亥革命到来了。我们乡僻地带(浙江兰溪),交通阻梗,不知秦汉,遑论魏晋,如‘革命’这样的名词,从来没听到过;乡间所说的,还是‘造反’。”这主要表明

A. 农民阶级不知道辛亥革命

B.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C. 中国社会未出现丝毫变化

D. 农村地区与外界完全隔绝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选自1911年的《民立报》。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 人民群众欢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 漫画作者的政治态度倾向于共和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高民众地位

D. 辛亥革命使人民群众成为了国家主人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清,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

A. 中外文化冲突加剧

B. 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

C. 科学技术发展落后

D. 农民运动缺乏科学理论

 

查看答案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并且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说明洪秀全

A. 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 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

C. 害怕得不到尊重

D. 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查看答案

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A. 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B. 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C.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D. 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