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毛泽东写道:“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这一判断
A. 加快了工业化建设的步伐
B. 依据于苏联对华援助规模
C. 对三年自然灾害估计不足
D. 高估了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有学者认为,这一年(1937年)间,不仅日方对华的军事进攻最为猛烈,中方的军事抵抗最为壮烈,尤为重要的是,中日战争的大局与走势,在这一年内已基本落定。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建立
B. 日本侵华战略逐步走向破产
C. 中国抗日赢得广泛国际支持
D. 华北抗战取得了重大的战果
19世纪末,中国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社会矛盾,而这种冲突首先表现为反外国教会的斗争。这种“冲突”
A. 表明洋务运动成果显著
B. 体现了民众朴素的爱国情怀
C. 以南京为中心迅速发展
D. 是列强首次联合侵华的结果
据记载,陆川县“清季洋布、洋纱盛兴,几无人不着洋布,无家不购洋纱,麻棉稀种”。材料主要说明
A. 农村经济日益衰败
B. 近代纺织业发展迅速
C. 经商意识逐步增强
D. 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
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年份 | 人口(百万) | 粮食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 粮食单产(千克) |
1400 | 72 | 19.8 | 1036 |
1650 | 123 | 32.0 | 1095 |
1750 | 260 | 48.0 | 1544 |
1820 | 381 | 59.0 | 1840 |
A. 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
B. 生产力取得了质的突破
C. 支撑起了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
D. 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理学家们吸收、利用传统的文明成果和外来的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使道德信条式的传统儒学理论体系变成了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这说明理学
A. 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
B. 成功地化危机为转机
C. 总结了前代哲学成果
D. 增强了文化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