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督教各派在唐、元时代曾先后传播于中国,但元朝灭亡后一度沉寂。明代中叶以后,天主教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有了很大发展,但要进入中国,需要克服重重障碍。1552年4月,沙勿略组织了一个赴中国的使团,但抵达马六甲时,使团被扣留下来。1582年利玛窦跟罗明坚学习中文,协助他共同打开中国的传教局面。利玛窦等穿起中国式的大褂长袍,暂时不谈宗教,重金聘请有名望的学者讲解经书,以便与中国知识分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又用西方科学技术、新奇的西洋方物等吸引中国人。他们从古代经籍之中摘取有关“天”和“帝”的条目,比作西方天主教义中的天主。
——摘编自《明代来华的西洋传教士》
材料二 195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由各地文教厅邀请天主教中的上层分子举行座谈会,“使发动下层的工作与这种上层的推动工作相配合”。中国的天主教“曾被帝国主义所利用”“热烈的鼓励教徒爱祖国”,而且天主教的“任何管理权应一律确实归中国人掌握,不容任何人操纵,外国侵略分子、间谍分子必须肃清”。号召全国“要学习广元的经验”,帮助教会实行自养。这种方法“使中国教会达到自养,使教徒们从经济上因而也在思想上打断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摘编自《新中国对基督教的政策演变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天主教进入中国困难重重的原因,概括指出西方传教士打开在华传教局面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对基督教的政策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947年,美国支持印度获得独立,并向印度提供援助以期其加入反共阵营;从1951年开始,苏联对印度提供援助以示拉拢,但印度在国际上发起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的出现表明
A. 发展中国家力图摆脱大国控制
B. 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走向终结
C. 国际力量对比处于稳定状态中
D. 世界政治中心从欧洲转向亚洲
“赫胥黎把这个新学说当做划破黑暗的一道闪电,姑娘们则在自己的床头放上一本作为高雅的象征……但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攻击,歪曲的宣传、讽刺的漫画,乃至公开的谩骂。”材料表明该学说
A. 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关注
B. 打破了神学思想的束缚
C. 否定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D.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下图是德·弗仑达的画作《红色的扫帚》,意为1871年梯也尔、法夫尔、特罗胥等被扫出巴黎。这幅漫画说明
A. 法国革命涤荡了欧洲反动势力
B. 巴黎公社领导人缺乏斗争经验
C. 巴黎公社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
D. 法国人民对理性社会十分失望
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以致真相成了附属产品。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司法程序有待改进
B. 陪审团不太了解案件情况
C. 司法制度存在缺失
D. 民主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1958年4月,毛泽东写道:“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这一判断
A. 加快了工业化建设的步伐
B. 依据于苏联对华援助规模
C. 对三年自然灾害估计不足
D. 高估了一五计划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