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11日,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夏季丰收证明,我国粮食增产速度不仅可以是百分之十几百分之几十,而且可以成倍地增长。”此言论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社会主义制度发挥良效
B. 粮食产量增速跃居世界第一位
C. 经济建设出现冒进倾向
D. 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得显著成果
下表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各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 | 1.5% | 0.7% | 71.8% | 7% |
1957年 | 33% | 56% | 8% | 3% | 1%以下 |
A. 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完成
B. 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体现出当时经济建设的冒进思想
D. 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要求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统税署,将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项并征统税,一税之后,通行全国,不再征收其他税捐。这一措施
A.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B. 大幅提升了国民政府财政收入
C. 为全面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 有利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短短8年的时间,就新建近代工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资金1亿元,再加上这段时期对原有企业改造资金,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由此可推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A. 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B. 资金充足利润丰厚
C. 与国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D.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有人评价晚清的一种时代思潮:“它与腐败懦弱的清政府形成强烈的对比,它与列强的猛烈输出形成鲜明的斗争。夹缝之中,它蓬勃发展;冬天的环境里,它创造了春天的到来。”“它”指的是
A. 中体西用
B. 实业救国
C. 变法图强
D. 民主共和
下表所示为19世纪后期我国兴办的部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表格信息说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时间 | 创立者 | 地点 | 行业 | 企业名称 |
1872年 | 陈启源 | 广东南海 | 缫丝业 | 继昌隆缫丝厂 |
1878年 | 朱其昂 | 天津 | 面粉业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1886年 | 严信厚 | 浙江宁波 | 轧花业 | 通久源机器轧花厂 |
1890年 | 叶澄衷 | 上海 | 火柴业 | 燮昌火柴厂 |
A. 集中在轻工业领域
B. 产生于东南沿海地区
C. 得到了清政府支持
D. 缺少资本的原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