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

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D 【解析】由材料可知,农妇每天纺棉织布,可以到市场上卖出换钱,可以供给家庭用度,或者交税给政府。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但是在满足家庭自身需求之后,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对外有交流,这说明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其他选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排除B;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并不具有近代化的曙光,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表明当时

A. 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    B. 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

C. 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全国首位    D. 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

 

查看答案

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说明

A. 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

B. 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

D. 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治

 

查看答案

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级。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 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

B. 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

C. 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

D. 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查看答案

“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

A. 本身生活和行为是定罪主要依据

B. 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

C. 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D. 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

 

查看答案

公元前560年,雅典开始举办城市酒神节,戏剧表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由公民大会选出的执政官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赞助者。在戏剧公演前,以抽签方式选出评委以行使戏剧评判权,这与集体议政程序如出一辙。当时古代雅典的戏剧表演活动

A. 推动了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 利于营造城邦民主政治氛围

D. 反映出旧贵族特权被基本铲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