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 北部 | 安徽 | 河北 | 河南 | 山西 | 中东部平均 | 福建 | 江苏 | 江苏 |
自给(%) | 73.3 | 67.3 | 79.3 | 77.5 | 72.0 | 58.1 | 59.6 | 46.2 | 42.1 |
购买(%) | 26.7 | 32.7 | 20.7 | 22.5 | 28.0 | 41.9 | 40.4 | 53.8 | 57.9 |
A. 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 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 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 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⑧
D. ②④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这反映了当时
A. 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
B. 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
C. 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
D. 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A. 苏商和晋商
B. 徽商和晋商
C. 浙商和晋商
D. 徽商和浙商
对下图所反映明代工商业的历史信息解释准确的是
A. 经济中心开始向向南方转移
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工商业地区专业分工明显
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