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工业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A.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恢复期间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大跃进”运动期间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 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 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 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1852年英国外交部大使密切尔报告“过去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曾经在三个省分住过,但是我从没见过一个在田间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的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这些农夫动员自己的妻儿从事纺织,这种古老的布机完成了工作,他们人数众多,因而胜过了蒸汽动力。”,此报告主要说明
A. 说明中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大
B. 英国开拓中国市场步履艰难
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支持国货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 能够使中国走上“求富”道路
B. 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C. 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人才
D.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 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C. 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史学家陈旭麓曾谈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清末洋务运动的推动
B.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D. 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