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 | 评价 |
司马光 |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
梁启超 |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
列宁 |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
A. 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 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 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 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贞观之治时期,《起居注》中描写的唐太宗完全是一代明君的形象,而对玄武门之变的情况则轻描淡写、模糊不清,同时,魏徵负责编写的《隋书》中详细记载了隋炀帝的暴政以及隋末的动乱。据此可以推断
A. 官修史书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
B. 唐朝君臣全面否定了隋朝的制度
C. 唐太宗有意塑造理想的君主政治
D. 谏言政治无法有效制约君主专制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
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A. 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 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C. 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D. 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