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指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以下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苏美争霸与苏联解体
B. 1990年两德走向统一
C. 1989年东欧剧变
D. “日不落帝国”建立
1961年,法国就其原来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未来举行公民表决,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人民以压倒多数投票赞成就自决举行谈判,但部分法国军官反对并发动了叛乱。这些法国军官发动叛乱的主要原因在于
A. 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B. 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C. 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D. 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 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A. 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 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种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材料表明当时
A. 美国已基本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 美国霸权正面临欧、日等国的挑战
C. 美国正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D. 世界开始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
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
A. 实施马歇尔计划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 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55年5月,巴黎协定批准生效,苏联等8国在华沙举行第二次会议,缔结了条约,以与北约相抗衡。这一“条约”的缔结反映出
A. 苏联在欧洲处境被动
B. 苏联企图控制欧洲
C. 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D.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