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B. 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 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 宋代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
A. 人定胜天的世界观
B. 因地制宜的生产观
C. 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D. 精耕细作的发展观
明末曾出现绳索牵引的代耕架,其将用于辘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可“坐而用力,往来自如”地进行垦耕。这期间中国北方出现了漏(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这实质表明
A. 明政府重视农具的更新
B. 传统农业的耕作效率大为提高
C. 中国南北方农具差异大
D. 明末农用动力发生了质的改变
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A. 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
B. 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
C. 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 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明朝张居正所创“考成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这一方法
A. 有效防范了官员贪腐
B. 有利于工作效率提高
C. 使监察制度提议完善
D. 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史学家翦伯赞说:“中国古代独裁政治发展到顶点的时候,连自己御用的中央政府,也是不要的。他要求把政权引渡到自己的卧榻之侧,所以尚书台权力提高,中央政府的权力就要减低,总理国家庶政的三公便变成‘坐而论道’的闲员了。”这种现象反映了
A. 中枢权力体系完备
B. 地方的自主性遭到了削弱
C. 君主集权渐趋强化
D.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