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有民谚“苏湖熟,天下足”。但是到了17世纪后,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在发展棉织业的同时却成为缺粮区,18世纪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非农业人口比重的提高抑制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B. 明清经济的发展是人口压力下的一种经济变动
C. 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阻碍明清长途贸易的发展
D. 民间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明清时期农业的衰退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C. 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 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汉代长安城的宫殿,官署、式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9/10的面积,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唐代的宫城和皇城占长安城的1/10,而居民区约占6/10,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
B. 君王专制中央集权弱化
C.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战国时商鞍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A. 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
B. 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上
C. 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D. 反映出“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
《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
A. 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 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
C. 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
D. 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这体现出
A. 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B. 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C. 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
D. 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