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本”与“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的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想?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松江旧无署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
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
(2)据材料二,指出“暑袜店”店主与制袜“合郡男妇”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三 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当时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材料四“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政策?哪场战争验证了“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势。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对当时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并列举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
材料二 《夏日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材料二反映了特点?
材料三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费孝通《乡土中国》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
材料四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申报》1888年4月
(4)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四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 )。
①我国产品、产业的升级换代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③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④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大力引进外资之外,我国政府还可以向下列哪一机构或组织贷款
A. 联合国
B. 世界银行
C. 世贸组织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这表明
A. 世界贸易开始走向自由化
B. 关贸总协定没有发挥作用
C. 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
D. 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通过了投票权改革方案,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整体投票权由原先的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的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国家。这说明了
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落
B. 改革方案有利于各成员国平等分享世行投票权
C. 大国操纵世界银行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D. 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享有投票权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