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末,财经部门出现了固定的职官机构即度支、户部和盐铁转运使。财税大宗都由盐铁转运...

唐末,财经部门出现了固定的职官机构即度支、户部和盐铁转运使。财税大宗都由盐铁转运使和度支使掌管,户部使在三司中是相对清闲的职位。据此可知,唐末财政机构改革

A. 有效避免了藩镇势力过度膨胀

B. 加剧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对宋代制度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D. 导致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C 【解析】 根据材料“财税大宗都由盐铁转运使和度支使掌管,户部使在三司中是相对清闲的职位”可知体现的是权力的转移,而且盐铁、度支和户部的出现,为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产生的较大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唐朝灭亡于藩镇割据,A选项排除。度支、户部和盐铁转运使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分割相权,B选项排除。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汉史官班固认为长安的山河天险孕育了秦朝的暴政,西汉建都长安只是权宜之计,而东汉都城洛阳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定都于此接续了正统,迎来了太平盛世。班固论证东汉合法性的理据反映出

A. 秦朝暴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B. 东汉延续了西汉的主流思想

C. 都城选址不当导致了西汉灭亡

D. 东汉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突出的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A. 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 皇权至上的观念逐渐形成

C. 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

D. 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但无论是它的兴起或是影响都看到政治的影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  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改革运动高潮。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发动起来,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暴动。

材料三: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2)材料二中英国改革运动的高潮指的是什么事件?结果怎样?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工业革命和政治的关系。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和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部分民族工业简表

 

时间

地点

创办者

企业名称

1866年

方举赞、孙英德

发昌机器厂

1872年

广东南海

陈启源(沅)

1899年

江苏南通

大生纱厂

 

 

(1)将材料一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材料二  在筹办纱厂、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开垦苏北沿海滩涂荒地时,张謇都是依靠股份制向社会集资。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他“考诸上海各厂,而加以斟酌”,使纱厂在开创之始就建立了一套精干的企业管理机构。……当兴办实业初见成效时,他用企业盈余兴办近代教育事业,创办职业教育机构是大生企业集团培养中低级职员的最佳途径。

——摘编自陈争平《近代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力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宗敬看准了面粉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无锡茂新系统发展为4个厂,上海福新系统发展为8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己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荣宗敬并不满足于“面粉大王”的称号,他又集中全力向纱布行业挺进了。1922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个。但20年代后荣氏企业进入艰难守业的困境,申新纺织系统的一到四厂棉纱产量下降,出现亏损,面粉厂产量也急剧下降。

——杨旭《荣氏兄弟》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和主要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材料四  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材料四中的F2可能是哪些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本”与“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的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想?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松江旧无署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

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

(2)据材料二,指出“暑袜店”店主与制袜“合郡男妇”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三  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当时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材料四“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政策?哪场战争验证了“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