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述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1967年,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协定,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反映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是
A. 政府主导注重实效
B. 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
C.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 援助与投资有机结合
前5世纪中期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曾对陪审员、五百人议会议员和执政官等给予公职津贴,惟掌握大权的将军仍无公职津贴,且非抽签担任,系选举而来。据此推知,雅典
A. 平民政治沦为暴民政治
B. 精英治国与公民政治并存
C. 分权制衡体制日益完善
D. 工商业阶层占据城邦要职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17席。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中14票可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
A. 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
B. 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C.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
D. 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备忘录贸易体制”下,给中国官方或半官方的市场开放利益,而不给中国“半官方”外交的待遇和名分,中国政府则为了取得中日贸易利益而放弃了国家外交地位的政治要求。据此可知,“备忘录贸易体制”
A.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声
B. 意味着美日同盟出现了裂痕
C. 体现了中日外交的灵活性
D. 不利于中日政治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