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近代中国各年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 原料 | 半制品 | 制成品 | ||||
农产品 | 矿产品(手工) | 矿产品(机采) | 手工 | 机器 | 手工 | 机器 | |
1893 | 15.6 |
|
| 28.4 | 0.1 | 53.4 | 2.5 |
1910 | 39.1 | 0.2 | 0.5 | 13.1 | 11.9 | 28.3 | 5.9 |
1920 | 36.4 | 0.9 | 2.8 | 8.2 | 12.3 | 31.2 | 8.2 |
1930 | 45.1 | 1.2 | 3.4 | 3.5 | 12.2 | 27.1 | 7.5 |
1936 | 44.1 | 2.6 | 1.6 | 6.7 | 5.6 | 32.4 | 7.1 |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 仍处于自然经济落后态势中
B. 近代工业的结构已日趋平衡
C. 对外贸易由入超转变为出超
D. 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据此可知,中共“六大”决议
A. 说明中央已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C. 表明共产党内部“右”的错误已日益严重
D. 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的一场运动时说:“它汲取过去由上层精英推动社会变革的局限,试图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这一努力是有效的,它孕育了一代新人,催生了一个新型的政党。”据此推知,该运动
A. 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
B. 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
C.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如图呈现了1911年武昌起义后,纷纷独立的各省在政体实践中建立的不同政体模式代表(局部)。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 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B. 革命大好形势下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C. 革命派完全掌控了地方政权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美国华裔学者郝延平在《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一书中评论说,“1884年以后,不幸以盛宣怀为首的官僚紧紧掌握了官督商办企业(他们是中国工业化的早期先锋),在中国工业发展中,官僚资本主义开始比企业家精神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该学者
A. 指出洋务运动缺乏制度理念创新
B. 否定了洋务运动的社会进步作用
C. 认为政治家比企业家对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贡献大
D. 强调洋务企业严重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魏源曾说:“语金生粟死之训,重本抑末之谊,则食先于货;语今日则货又先于食。”学者称其为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定为工国”的理论先驱,成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最初奠基者。据此可知,魏源
A.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B.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C. 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D. 与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