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他们塑造的正面人物多数是个人“英雄”,如好心肠的知识分子,“改好了的”资产者,也有社会上的“多余人”,以及温和驯良的“小人物”。他们摆脱了孤立描写个人遭际的模式,把各色人等深深植根于现实的社会环境。据此推知,以下作品中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
B.
C.
D.
德国资深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恩尖锐地指出:对于世界局势,“美国想控制,但是,它却控制不了。甚至在军事技术和经济上所占有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优势都不足以使它能够控制形势。”由此可推知
A. 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寿终正寝
B. 国际政治新格局遏制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C. 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 地区和民族冲突导致世界局势无法控制
下面是世界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西方学者 | 受技术变化刺激的高度相互依存和脆弱性,使新型的全球政治权威和政治统治已经成为今天的世界所必须。 |
发展中国家学者 | 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西方国家基于政治和战略意图而推动起来的,西方至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着明显的强势地位,把持着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决策权与规则制定权,其他国家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处于被动或参与的地位。 |
A. 强权政治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名存实亡
B. 经济全球化蕴含着浓厚的政治意蕴
C.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间的矛盾无法协调
D.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政治西方化
它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峰。它标志着哲学与科学的分离,各自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它不仅确立了近代科学的基本模式,还深刻地影响了该时代的哲学与思维方式,整个启蒙运动的纲领都是自觉地建立在它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据此推知,它
A. 标志着西方近代科学的开端
B. 挑战了封建宗教神学创世说
C.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 奠定了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
1862~1864年,美国国会数次通过提高关税的保护主义关税法,将平均进口税从37%提高到49%。1890年国会通过了《麦金莱法案》,全面提高进口税率平均约达50%。与此同时,1894年国会通过《威尔逊—戈曼关税法令》,规定羊毛、铜和木材均被置于免除关税之列。1913年,又通过《安德伍德一西蒙斯关税法令》,使许多商品可以免税进口。这说明,当时美国
A. 政治的民主化推动了经济的工业化
B. 经济发展注重改善民生
C. 自由贸易和关税保护相结合的事实
D.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发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但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由此可知,当时德国
A. 没有改变封建专制体制
B. 政治权力掌握在宰相和内阁手中
C. 立法体制强调中央集权
D. 资产阶级获得国家政治权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