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9世纪中期一20世纪初中国译著类别及其来源概况简表
时期 | 译著类别 | 译著来源 | 总计 | ||||||
应用科学 | 自然科学 | 历史地理 | 社会科学 | 哲学艺术 | 英美 | 日本 | |||
1850—1899 | 40% | 30% | 10% | 8% | 3.5% | 85% | 15% | 567种 | |
1902—1904 | 10.5% | 21% | 24% | 25.5% | 11.30% | 16.8% | 62.2% | 573种 | |
据此,
A. 中国加强学习西方工业文明成果
B. 此时期学习的群体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
C. 科技译著推动社会进步的效果不如社科译著
D.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是影响变化的重要因素
明末清初,东南各省“烟户稠密,需用食米甚多”,依靠长沙、洞庭湖等地所产的“客米接济,三五日内客贩不到,米价即昂”。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受到洲际间物种交流影响
B. 粮食与烟草种植比例失衡
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D. 交通运输条件持续性改善
朱熹编注《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人人心。他的著作中对社会群体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反映了
A. 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
B. 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C. 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D. 朱熹理学强化等级与秩序
下表是西汉到北宋时期我国人口情况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比(%)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比(%)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通过上表现象可以看出
A. 北宋时期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
B. 南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逐渐增强
C. 中国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D. 中国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趋于一致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选官用人的基本原则从“亲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转变为“尚贤”、“从平民中选拔”。这表明
A. 百家思想斗争激烈,法家脱颖而出
B. 传统秩序面临解体,社会逐渐转型
C. 贵族政治完全衰落,官僚政治兴起
D. 选官制度臻于完善,实现平民政治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洪亮吉(1746〜1809年),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乾隆五十五年,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针对当时的人口压力,洪亮吉提出以“天地调剂之法”和“君相调剂之法”来解决人口过剩,即自然灾害和疾病疫情造成人口死亡,从而减少过剩人口,同时统治者通过国家政权活动来改善人民生活,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减繁重之赋税,禁奢侈之生活,济灾荒之民”。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洪亮吉所处时代人口增长的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洪亮吉控制人口增长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