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 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 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 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下列理由中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
B. 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C. 管辖辽阔疆域的需要
D. 巩固统一国家的需要
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 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 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C.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 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
A. 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
B. 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
C. 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
D. 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洪亮吉(1746〜1809年),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乾隆五十五年,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针对当时的人口压力,洪亮吉提出以“天地调剂之法”和“君相调剂之法”来解决人口过剩,即自然灾害和疾病疫情造成人口死亡,从而减少过剩人口,同时统治者通过国家政权活动来改善人民生活,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减繁重之赋税,禁奢侈之生活,济灾荒之民”。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洪亮吉所处时代人口增长的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洪亮吉控制人口增长的观点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大革命期间,里通外国的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第一共和国建立。掌握政权的吉伦特派面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进攻,拒绝与群众结盟,放任国内物价飞涨。巴黎人民再次起义,将雅各宾派送上了统治舞台。1793年10月,雅各宾派决定废除格列高里历,代之以共和历。以1792年为共和元年,以共和国诞生日9月22日为元旦。平年365日,四年一闰。每年分为12个月,每月均为30天,以季节时令命名,依次为葡、雾、霜、雪、雨、风、芽、花、牧、播、热、果月。每月又均分为3旬,每旬十日,含有平等之意。每旬的第十日是用于休息的旬末节,代替礼拜天。年底另加5或6个补足日,作为劳苦民众的节日“无套裤汉日”,取消诸多宗教节日。一日为十小时,一小时为一百分钟,一分钟为一百秒。雅各宾派因恐怖统治被推翻后,共和历依然沿用;直至拿破仑称帝后,才遭到废止。
——摘编自刘文立《西历演变撷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颁行共和历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共和历遭到废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