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美苏“冷战”的开始
B. 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C. 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D. 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方面拒绝了台湾国民党当局提出的让美军“协防(金门、马祖、大陈等)外岛”的要求,另一方面建议国民党政府弃守外岛,退守台湾、澎湖。美国这一政策
A. 有助于缓和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
B. 企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裂的事实
C. 表明其无意于插手台湾地区事务
D. 客观上有利于大陆武力解放台湾
抗日战争中,几乎所有国民党战区都有苏联军事顾问,唯独在中共领导的军队里没有苏联顾问,即使是苏联记者也只有征得蒋介石本人的同意才能进入中共区域。这说明当时
A. 苏联对中共的政策发生了转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冲击
C. 蒋介石极力防范中国共产党
D. 中共独立自主探索革命道路
“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从某个角度说明
A. 陈独秀犯右倾错误的原因
B.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
D. 苏联反对意识形态革命
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的状况)。”这种“状况”说明
A. 革命的领导人多是南方人
B.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有斗争精神
D. 北方社会矛盾比南方缓和
晚清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政府对军队采取湘军战时临时征用,战完就地解散回家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遇到经过德式训练的日本军队却吃了大败仗。这本质上反映了
A. 政治制度的落后是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
B. 湘军的编练方法不能提升清政府军队的战斗力
C. 清政府军队武器装备落后是失败的关键
D. 湘军的发展方向和军事近代化的方向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