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 虚怀纳谏,选贤任能

C. 吸取教训,完善制度

D. 克己之欲,以民为本

 

B 【解析】 根据材料“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可知唐太宗重视人才的选拔,B选项符合题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属于经济方面的政策,A选项排除。吸取教训,完善制度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C选项排除。克己之欲,以民为本属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某个人的名言“不与邪恶合作是我们的义务,就如同我们必须要与正义合作一样。”“如果我们能发展意志力,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再需要武装力量了。”“手段的不纯洁,必然导致目的的不纯洁。”“真正的非暴力,威力超过最强大的暴力。”“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由此推断某人是

A. 拿破仑

B. 孙中山

C. 马克思

D. 甘地

 

查看答案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谁给我们做出的终身学习的榜样

A. 孔子

B. 柏拉图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查看答案

这位历经过动乱时代,参与过60多场大小战役而崭露头角的将领,在一次次的远征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赢得了“欧洲第一名将”的美名。这位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小巨人,虽然最后失败被流放到荒岛而结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但是他的名言“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我相信会继续激励世世代代的人,会流传千古!这位“小巨人”是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拿破仑

D. 俾斯麦

 

查看答案

他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他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康熙帝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天朝上国”第一次真正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代表是满清政府于1877年派出的首位驻外公使郭高焘。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竞然背负着"道歉"的屈辱使命。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1861—1862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1875年,英国以“马嘉里事件”(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里游历云南被当地人打死)要挟清廷,使它在适使问题上作出艰难的决定,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道歉"。清廷决定"道歉"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诉,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高焘

——邬克《他没有给国人丢脸》

材料二  郭嵩焘这时虽然还未曾走出过国门,但是借助于担任过广东巡抚的经历和对西洋事务的经意考察,他对西方列强的见解,不但比保守派,而且比洋务派领袖们也高出了一头,他在这里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创见。当他出使英、法之后,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提出了学习西方制度因而倍受各方攻击;归国之后,闭门居家都不得安宁。死后,即使李鸿章这样的大员出面请谥,朝廷亦不给。

——王兴国《郭嵩焘的两重不同的历史地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委派郭嵩焘为第一任驻西方国家公使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遭受攻击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