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
A. 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
B. 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罗斯福新政时期,曾颁布某项法案,通过该法案的实施,到1935年初“它使大约200万失业者有了工作;它帮助制止了通货膨胀的重新加剧;它有助于促进企业道德和提倡文明竞争……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该法案是
A.《全国工业复兴法》
B.《紧急银行法》
C.《联邦紧急救济法》
D.《公平劳动标准法》
1932年12月4日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这反映了当时
A. 胡佛政府开始干预农业经济
B. 罗斯福政府推行减耕减产政策
C. 出现农产品严重过剩的现象
D. 煤炭资源不足的危机暴露出来
1932年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说:“我国今后一百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这里的“传统”指的是
A. 重商主义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孤立主义
据载,江苏宜兴“民国以来……新郎之戴顶履靴者仍属有之。然亦有喜学时髦,著大礼服,戴大礼帽,以示特别开通者”。这说明宜兴
A. 民众思想保守 B. 新旧婚俗观念对立
C. 婚俗变革剧烈 D. 社会风气渐趋开放
《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一书中记载:“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这反映出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中国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
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百姓衣食住行完全走向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