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永佃制的盛行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C.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加重了佃农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清朝前期又出现了“计工受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苏州
A. 官营手工业发达
B. 商品经济日益兴盛
C. 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③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④诞生了最早的纸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的最准确判断是
年代 | 农业税 | 非农业税 |
997年 | 2408.1 | 1567.7 |
1021年 | 2641.2 | 3874.0 |
1077年 | 2021.3 | 5117.2 |
①农业税的减少体现了农民负担大幅减轻
②税收总量增长使北宋政府缓解财政危机
③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北宋国库的唯一财源
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推进商业经济的繁荣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