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傣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这一规定
A.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基本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C.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 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
关于“对人私犯”的制裁,《十二表法》规定严重伤害保留同态复仇,较轻伤害支付固定罚金。但到查士丁尼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 法律体系的形成
B. 社会文明的进步
C. 人文主义的传播
D. 阶级矛盾的缓和
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
A. 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B. 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
C. 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D. 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从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表明
A. 邓小平全面整顿成效显著
B. 国民素质大幅度提升
C. 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结束
D. 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说:”就其本来意义而言,'中体'应是对'西体'的限制,但'西用'既借'中体'为入门之阶,便会按照自身的要求而发生影响,入们虽想把它限制在既定的范围内,实际却很难如愿。”材料旨在强调“中体西用“
A. 束缚了知识阶层的思想进步
B. 体现了洋务运动的政治保守
C.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 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关税固定为4%,但外商在广州卸货需给官员打点,大概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英方关于关税的约定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主要体现了
A. 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B. 英国要求清政府明定关税
C. 中英两国走向正常贸易
D. 外商反感清政府税制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