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市镇起源于宋,发达于明清,但直到1909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市镇起源于宋,发达于明清,但直到1909年还并非正式的行政建置。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一层,市镇通常有米店、布店、百货店、竹木店、面食点心店、酒酱店、水果茶叶店、烟纸杂货店、豆腐店、水鲜行、肉铺、药店、茶馆以及各类摊贩,还有榨油坊、铁匠铺和浴堂、成衣铺等。明中叶起,丝、棉市场大开,收益较粮食生产更高,于是家家栽桑养蚕缫丝,户户植棉纺纱织布,机杼声日夜响彻乡间,甚至镇上、县城里的居民家庭也参与进来。一般市镇的寿命都很长,少数大镇如盛泽、乌镇依赖丝、棉等跨地区贸易而发达。政府的军事派出所、税务分所也设置于镇,大的繁荣市镇甚至派出通判、县丞坐镇。

——摘编自黄晓峰《王家范谈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材料二  15世纪前伦敦工商业并重,17世纪贸易约占全国贸易量80%的纽卡斯尔有一半的生活用煤运到伦敦,1580年至1640年,自东北三郡运往伦敦的谷物增长了14倍。17世纪中期伦敦商人普利面向全国各地商人批发呢绒。16、17世纪,伦敦出口呢绒至少占全国70%,出口谷物量也居第一位。伦敦进口的商品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工业所需原材料等。1700年,伦敦约占全国总进口的80%,这些货物从伦敦再送发到各地,有不少商品是从伦敦进口后经过加工再度出口。海外贸易商人以伦敦为基地,积累的财富也安置于此。伦敦还有面向全国市场的丝织业、钟表业和金银首饰业,以及造船、兵器制造和玻璃制造等大工业生产。

——摘编自刘景华《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伦敦在16、17世纪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1)原因:交通发达;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乡村草市、集市的影响;江南人口增多,人们观念变革;丝、棉、茶等国际贸易的推动。 特点:历时长、发展兴盛、数量众多;服务于附近的农民及本镇居民;市场主要是传统农产品与手工业品;政府加强行政管理。 (2)变化: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成为英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转运贸易中心;巨商富集,手工业发达;高级消费品与奢侈品、资金和技术密集产品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地位增强。 影响:促进英国国内市场统一和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技术与市场条件;促进城市发展(扩大城市经济职能);推动自由主义思想形成。(每,即可满分) 【解析】 (1)据材料“市镇通常有米店、布店、百货店、竹木店、……还有榨油坊、铁匠铺和浴堂、成衣铺等”等信息可知,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据材料“明中叶起,丝、棉市场大开,收益较粮食生产更高,于是家家栽桑养蚕缫丝,户户植棉纺纱织布,机杼声日夜响彻乡间,甚至镇上、县城里的居民家庭也参与进来”等信息可知,丝、棉、茶等国际贸易的推动;人们观念变革;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市镇多建立在交通发达地区。特点:据材料“江南市镇起源于宋,发达于明清”可知,历时长、发展兴盛、数量众多;据材料“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一层”可知,服务于附近的农民及本镇居民;据材料“市镇通常有米店、布店、百货店、竹木店、……还有榨油坊、铁匠铺和浴堂、成衣铺等”等信息可知,服务于附近的农民及本镇居民;据材料“政府的军事派出所、税务分所也设置于镇,大的繁荣市镇甚至派出通判、县丞坐镇”等信息可知,政府加强行政管理。 (2)变化:据材料“17世纪贸易约占全国贸易量80%的纽卡斯尔有一半的生活用煤运到伦敦,1580年至1640年,自东北三郡运往伦敦的谷物增长了14倍”等信息可知,伦敦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据材料“16、17世纪,伦敦出口呢绒至少占全国70%,出口谷物量也居第一位。伦敦进口的商品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工业所需原材料等。1700年,伦敦约占全国总进口的80%,这些货物从伦敦再送发到各地,有不少商品是从伦敦进口后经过加工再度出口”等信息可知,成为英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转运贸易中心;据材料“17世纪中期伦敦商人普利面向全国各地商人批发呢绒……海外贸易商人以伦敦为基地”信息可知,巨商富集;据材料“伦敦进口的商品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工业所需原材料等”等信息可知,高级消费品与奢侈品多;结合所学可知,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地位增强。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伦敦的发展变化,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技术与市场条件;据材料“17世纪中期伦敦商人普利面向全国各地商人批发呢绒。16、17世纪,伦敦出口呢绒至少占全国70%,出口谷物量也居第一位。”等信息可知,促进英国国内市场统一和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扩大城市经济职能;结合所学可知,伦敦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自由主义思想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人”在美国某一流派作品中,就不再是真实生活的主体,他也不是话语的主体,人物仅仅成为“角色”(而不是主角),他随时处于生活破碎的边缘。该流派作品的特点是

A. 再现社会风貌

B. 强调表现理性

C. 集中表现自我

D. 挖掘人类情感

 

查看答案

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98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23300万普特;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62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36100万普特。这一变化

A. 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见证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 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

D. 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

 

查看答案

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傣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这一规定

A.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基本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C.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 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

 

查看答案

关于“对人私犯”的制裁,《十二表法》规定严重伤害保留同态复仇,较轻伤害支付固定罚金。但到查士丁尼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 法律体系的形成

B. 社会文明的进步

C. 人文主义的传播

D. 阶级矛盾的缓和

 

查看答案

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

A. 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B. 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

C. 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D. 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