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绪言说:“鉴于我国经济这种极端落后的情况,我们必须实行积极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政策,来提高我国生产力的水平。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工业,便没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据此可知,采取积极的工业化的政策,即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B. 大力重视轻工业的发展
C. 重工业投资的比重与轻工业均等
D. 轻工业投资的比重大于重工业
关于三大改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让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
B. 无法适应后来工业化开展
C. 标志着我们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D.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中国古代农民早期采用的是耕耱结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后用“耱”来耱平地面和耱碎土块,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后来,则在耕耱之间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
A. 春秋时期
B. 西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明清时期
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凡治稻皆宜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一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代田之法”最早出现于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西汉时期
D. 明清时期
下图是《万国宇宙图》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造成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
A. 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B. 新航路开辟前对东方人的丑化
C. 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感到恐惧
D. 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未进化完毕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清代盛衰》一文中作出如下判断:“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下列对于“衰机”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 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高度重视农耕经济而丧失向工业文明过渡
D. 建立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