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顾颉刚日记》(选摘)
日期 | 内容 |
1939年4月6日 | 上次进城,知米价升至廿五元一石,今日进城,悉又涨至卅二、三元矣。 |
1940年9月28日 | 昨晚闻崇义桥之米,新斗且二百元一石,一星期间高涨至七十元。 |
1941年1月29日 | 米贵至三百元以上一石矣,肉贵至三元一斤矣。 |
1943年7月9日 | 歌乐山洗一回澡,要三十元,小龙坎吃一碗面,要十七元,这种生活如何过得! |
1944年3月8日 | 今日米至万七千元一石,平价米亦三千七百元一新石。 |
注:顾颉刚当时先后受聘云南大学、齐鲁大学(迁成都)中央大学(迁重庆),出任教授等职。日记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材料。解读表,最合理的推论是
A. 知识分子的收入普遍较低
B. 西南地区物资短缺日益严重
C. 政府的教育支出逐年减少
D. 连年战争影响大后方的经济
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诗社的盛行反映出
A. 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
B. 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
C. 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
D. 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
1879年,轮船招商局船只驶往檀香山,后又试航旧金山,但遭到外国航运势力“竭力抗拒”;1881年装运茶叶,试航伦敦,“因洋商颇存妒心”而不得不停航;驶往南洋、新加坡、槟榔屿的轮船,因外国同业的跌价竞争,“亏折甚巨”。这些事例可用来说明
A. 晚清政府支持近代企业的发展
B.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C. 洋务企业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
D. 民族工业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中国传统数学采用的是实测实算的方法。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泰西水法》《奇器图说》等,地学著作《万国舆图》《职方外纪》等。这一情况的出现
A. 拓宽了当时士人的视野
B. 实现了传统科技的转型
C. 开启了中西文明的交流
D. 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张载并称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下图是北宋五子学术生涯的主要情况示意图。
图所示情况反映出当时
A. 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B. 文化重心的南移已完成
C. 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
D. 经济发展决定文化水平
据《高祖、太宗实录》记载,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秦王(李世民)将有天下”的传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兄弟借此状告世民。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B. 封建宗法制被破坏
C. 儒学影响史书撰写
D. 天文观测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