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湖南有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帛布、秘色瓷等。据此可推测该墓最有可能为
A. 商周时期墓葬
B. 秦汉时期墓葬
C. 南北朝时期墓葬
D. 唐五代时期墓葬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农政策长期推行阻碍农业生产发展
②人口增长的压力
③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④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阻碍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魏晋南北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形成耕耙耱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耕耙耱技术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 小规模经营
B. 简单的性别分工
C. 自给自足
D. 精耕细作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晚清法家泰斗沈家本(1840-1913年),祖籍浙江,1883年考取进士时,沈家本已在刑部工作近20年。此后10年,沈家本“专心法律之学”,成果频出。近代以来,入侵中国的“外夷”仗着治外法权的庇佑,在中国作恶连连。在一系列“涉洋”官司中,国人和各级政府吞下诸多苦果。同时也看到欧美日等国拥有完善的法律,并且带来“便民益国,利赖无穷”。大清律例愈发不能适应时局,这就迫使清政府要修改传统的法律体系,并要把“实现中外通行”作为修律的总目标。1902年,沈家本任刑部左侍郎,奉光绪的谕旨领衔修律,于光绪帝的奏书中建议“亟应先议删除凌迟、枭首等酷刑”,更为关键的是,沈家通过修律“首先收回治外法权,实变法自强之枢纽,可默收长驾远驭之效”。于是,沈家本主持制定了《大清民律》《大清商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等一系列法典。在随后的修律中,沈家本顺势推动了政府层面的司法改革,这对中国随后的社会进步,尤其是法治上的变革,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元天《重新审视沈家本的领衔修律与司法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家本晚清修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家本修律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