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方案 | 粮产量 | 棉产量 | 钢产量 |
方案一 (1955年夏) | 4600亿斤 | 4300万石 | 1100万吨 |
方案二 (1956年1月) | 6400亿斤 | 7000万石 | 1500万吨 |
方案三 (1956年8月) | 5000亿斤 | 4800万石 | 1050万~ 1200万吨 |
材料二 我们有6亿人口,我们党同6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
材料三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过于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出现了怎样的严重错误?
(3)材料三中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三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学史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当代全球化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示三幅图片反映了发生在15—19世纪的重大事件。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简述上述三个事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指的是
A. 深圳经济特区
B.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C. 长江三角洲
D. 上海浦东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 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 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 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 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根据如图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全国大规模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20世纪末,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的战略。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走出去”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B. 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 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提出的 D. 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