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曹操在部分地区按户征收绵、绢等即户调,此后户调成为国家的正式赋税。据此推测,户调制度
A. 导致官营丝织业日益萎缩
B. 使自然经济出现瓦解趋势
C. 遏制了丝织生产的商品化
D. 推动了家庭丝织业的发展
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由此可见当时
A. 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
B. 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
C. 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
D. 太学生拥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集中反映了当时秦朝官吏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由此看出秦朝官吏职业规范遵循
A. 法家的治国理念
B. 道家的思想观念
C. 墨家的思想观念
D. 儒家的思想原则
秦置尚书于禁中,掌通章奏而已;自汉武帝后,尚书职权逐渐提高,但终两汉之世,尚书还是少府的属吏,其位秩不过千石;到隋唐,尚书省已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了。尚书省的演变历程表明
A. 中枢权力机构的逐渐成熟 B. 皇权相权的矛盾尖锐
C. 古代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西周时期的农具见于古代文献的有耒、耜、钱、镈、铚等。现在已经发现的西周时期青铜镈等农具数量极少,绝大部分农具是用木、石、兽骨、蚌壳制作的。这表明西周时期
A. 农业生产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B. 农业生产未出现实质性进展
C. 农业生产仰赖于夏商的技术
D. 青铜农具的铸造技术不成熟
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A. 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
B. 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C. 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
D. 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