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
A. 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
D. 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
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这说明
A. “苏湖熟,天下足”格局正在形成中
B. 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
C. 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D. 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这一变化
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 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五大名窑
D. 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
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 商朝
B. 唐朝
C. 南宋
D. 明中叶以后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
A.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 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
C.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 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