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每周评论》曾发文指出:“我们且看巴黎会议所议决的事.哪一件不是拿着弱小民族的自由、权利,作几大强盗国家的牺牲!”该文所评论的有关中国的事件具体是指
A.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 五四运动把矛头指向卖国贼
C. 把德国在山东特权转交给日本
D. 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对象
有人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出于对袁世凯个人品质的不信任,仓促地用责任内阁制代替总统制,最终走向了非理性的道路。这实质上反映了
A. 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B.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C. 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性的矛盾
D.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它开创了中国‘宪政之治的新传统’,终结了传统中国‘朝代国家’的形态……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呈现了政治发展的新模式。”据此判断,“它”
A.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B. 结束了中国的专制统治
C. 使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D. 奠定了政治民主化基础
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因此,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具有空想性
B. 革命任务不明确
C. 目标不清晰
D. 指导思想不科学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C.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不但不去压迫中国政府使其放松所制订的规章”,而且“将要对中国政府在抵抗对它的政权和行政的不法侵犯方面给予道义上的支持”。这反映了
A. 清政府主动出卖国家主权
B. 英国对中国的殖民侵略具有双重性
C. 中英友好合作局面正式形成
D. 英国扶持清政府以维护在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