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道光十三年(1832),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了
A. 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B. 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社会动荡
C. 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D. 闭关锁国下外贸仍有一定发展
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A. 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
B. 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D. “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
交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联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848年,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000英里。18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等,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
——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地位的角度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对近代英国的影响。
材料二 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摘编自甘地《印度自治》
(2)材料二作者认为修建铁路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据此指出作者的立场。
材料三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写下了《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的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说:“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輸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遜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重点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根据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对“也将塑造未来世界”的理解
时代变革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同时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是怎样“建造”新思想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材料二 只有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极其特殊的原因,才能解释作家们的事业,以及这项事业的成功。伏尔泰精神久已问世;但伏尔泰本人只有在18世纪的法国才能真正居支配地位。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本人只有在18世纪的法国才能真正居支配地位”的原因。
材料三 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分析“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的表现。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士大夫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的社会影响。
材料 充分体现国家的软实力及精神力量的强大,则需要一流哲学家的智慧和一流思想家的引领。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说明思想家是如何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的。
中国古代是以农为本的国家,然而自宋代开始,农业中出现了“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材料二 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秋成之时,百逋(拖欠的债务)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
——(宋)王柏《鲁斋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出现了何种新的社会现象。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负贩佣工”可以谋“朝夕之赢”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材料三 一般说来,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
——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3)根据材料三中指出“两面性”含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谈一谈应如何看待宋代的这一新的社会现象。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 “斯大林模式”实施初期成效显著
B.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C.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增产下降
D. 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