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时期,东南六路(两浙、淮南、江东、江西、湖北、湖南)的两税、商税、盐酒课、茶税、免役钱等项目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数仅是北方(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的79:6%。这反映
A. 商业税开始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B.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渐趋削弱
C. 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 北方主要赋税收入小于东南地区
侯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在唐代保存着诸如恩荫、从军、荐举、捐纳等选官的途径,不必经科举的就有20种,名额达15万余众。唐政府此举是为了
A. 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 选拔才德兼备的政治人才
C. 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D. 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
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A.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民间传说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八公山与“八公”修仙炼丹,偶然发明了豆腐。目前发现最早记载豆腐的文献,是五代陶谷撰写的《清异录·官志门》,其中记载的“小宰羊”即指“豆腐”。
由上述材料可以推断
A. 豆腐的起源不晚于东汉
B. 豆腐发明与道家炼丹关系密切
C. 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五代时豆腐已在中国各地普及
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忙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 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 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 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 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淮南子》记载,“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即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之论”。该记载认为儒、墨两家
A. 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B. 把六艺看作先圣之术的精华
C. 主张维护礼乐制度
D. 要求地主阶级重视先圣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