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家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家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汉代以后,特别是宋明以降,随着封建道德的日渐强化,“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愚忠愚孝”“三从四德”等教条,也贯穿于中国家训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  清代后期开始,家训开始走向衰落,不过在衰落的过程中也有几许亮光。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在对家人子弟的教育指导上,在传统家训中也掺进了一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因素,但终究因时代所限没能形成大气候。现代以来,家族传统观念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想和道德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

——摘编自周舸《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训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家训的走向及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家训的现实意义。

 

 

(1)特点:长期孕育;等级尊卑观念强(或封建伦理纲常色彩浓厚;重视传统道德的传授等);受儒学熏陶。 (2)走向:渐趋衰落或影响力减弱。成因:带有封建因素的家训无法迎合中国近代化的需要;思想解放潮流的冲击;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冲击;近现代女权运动的影响;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 (3)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家族、民族凝聚力;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析】 (1)从材料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可知其特点是长期孕育;从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可知其特点是等级尊卑观念强(或封建伦理纲常色彩浓厚;重视传统道德的传授等);从材料中“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可知其特点是受儒学熏陶。 (2)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走向,从材料中“清代后期开始,家训开始走向衰落,不过在衰落的过程中也有几许亮光。……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可以得出其走向是渐趋衰落或影响力减弱。第二小问是成因,从材料中“在对家人子弟的教育指导上,在传统家训中也掺进了一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因素”可以得出其成因是带有封建因素的家训无法迎合中国近代化的需要;从材料中“家族传统观念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想和道德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可以得出其成因是西方民主思想冲击;结合所学高中历史知识补充,可以得出其成因如下:政治方面的成因是近现代女权运动的影响和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经济方面的成因是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方面的成因是思想解放潮流的冲击; (3)“现实意义”一般指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或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意义。紧扣“家训”可以得出其现实意义是增强家族、民族凝聚力;根据材料信息家训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并成为文化载体,可以得出其现实意义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常识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现实意义是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国纷纷励精图治,变法图强,齐成王初即位时内政混乱,卿大夫弄虚作假,公元前348年,成王开始励精图治,重用即墨大夫,烹杀臣阿大夫以履其他侯臣,从此齐国震动,“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四大治”。后来王还任用忌为相,“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制定巩国封建秩序的法律,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并注意招收流民开荒。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战国中期,齐国曾一度代替魏国成为东方诸侯的霸主。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游、齐涛《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齐成王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齐威王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革命”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20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上述现象体现出

A. 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 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查看答案

表相关大国提出的丝绸之路战略

提出国家

战略名称

提出时间

主要内容

日本

丝之外交战略

1997年

把中亚及南高加索8国称为“丝绸之路地区”,加强政治经济合作

俄罗斯,印度、伊朗

北南走廊计划

2002年

修建从印度经伊朗、高加索、俄罗斯直达欧洲的国际运输通道

欧盟

盟新丝绸之路计划

2009年

修建納布卡天然气管线,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全方位联系

美国

新丝绸之路战略

2011年

建立美国主导的以阿富汗为中心的“中亚—阿富汗—南亚”经济体

 

 

 

对表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 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了中亚及周边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

B. 各大区域性经济集团把发展重点转向中亚及周边地区

C. 中亚及周边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成为发展的障碍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抬升了中亚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地位

 

查看答案

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

A. 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

B. 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

C. 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

D. 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查看答案

尽管美国人对富兰克林·罗斯福个人及其内外政策褒贬不一,但他们均认为,“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该说法的依据是

A.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B. 三权分立体制遭到了破坏

C. 新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D. 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暴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