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 B. 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 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D. 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哥伦布交换”。对“哥伦布交换”的评述,错误的是
A. 改变了当地居民的传统饮食
B. 扩大了物种交换传播的范围
C. 推动了人类移民浪潮的出现
D. 同心打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全球史》:“他的探险打开了直接联结欧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之门,促进了世界上不同地区建立永久性的联系。”材料中的“他”的远洋探险事业
A. 开创海上丝绸之路
B. 依赖葡萄牙的支持
C. 首次实现全球航行
D.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992年元旦,时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的陈开枝到南海检查工作,忽然接到省委书记谢非同志打来的电话,讲了一句只有他听得懂的话:“我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来了,请你赶快回来研究一下总体安排和接待警卫工作。”这位老人家
A. 曾领导秋收起义并挥师井冈山
B. 参加过万隆会议并倡导求同存异
C. 通过南方谈话推动了改革进程
D. 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从图一票证的逐渐取消到图二票证的广泛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A. 改革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B. 政企关系从政企合一向政企分开转变
C. 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市场经济 D. 经济形态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在当时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扩大公有制企业经营自主权
C. 允许建立非公有制企业
D. 将公有制企业改为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