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 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凡故杀他人马牛,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这些法律规定反映出当时
A. 小农经济出现衰退现象
B. 政府严格控制民间经济活动
C. 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
D. 民间屠宰耕牛现实普遍
下面是唐代户口数量变化表。据表可推知当时
时间 | 户数 |
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 | 200万户有余 |
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 380万户 |
中宗神龙元年(705年) | 6156141户 |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 7069565户 |
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 | 9069154户 |
A. 农田荒芜土地兼并严重
B. 计口授田难以维系
C. 自耕农的数量大量增加
D. 铁犁牛耕技术成熟
下列对汉代田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田庄内的個户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较松弛
B. 田庄内各生产部门基本具备,可以说就是一个完备微型的社会
C. 田庄内基本上可做到自给自足
D. 田庄内的僮仆除了为主人劳作外还必须承担护卫田庄安全的责任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 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B. 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 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 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黏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B. 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
C. 《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
D. 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