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
A. 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B. 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
C. 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D. 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下表是洋务企业部分决策者的职衔背最,据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姓名 | 任职情况 | 职衔、功名 |
盛宣怀 | 1885年任轮船招商局督办 | 曾任津海关道监督 |
张翼 | 1892年接任开平旷务局总办 | 候补道员衔 |
杨宗翰 | 1891年主持上海机器织布局 | 翰林院编修 |
袁大化 | 1890年继任漠河金矿总办 | 候补知府 |
郑观应 | 1880年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 | 候选郎中 |
——(据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整理)
A. 政府官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B. 洋务企业摆脱了列强经济控制
C. 官督商办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
D. 洋务企业缺乏近代化管理经验
“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A. “工商皆本”成为共识,社会分工日趋扩大
B. 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 “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
D. “团、行、市,作分”是政府加强管理的手段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国别 | 1958年 | 1963年 | 1969年 |
美国 | 46.5 | 40.8 | 40.9 |
日本 | 3.3 | 4.9 | 7.4 |
英国 | 6.8 | 6.0 | 4.8 |
欧共体国家 | 15.2 | 18.5 | 18.9 |
A.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由此确立
B. 日本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C. 英国实力削弱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
D. 欧共体经济发展得益于一体化进程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关税固定为4%,但外商在广州卸货需给官员打点,大概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英方关于关税的约定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主要体现了
A. 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B. 英国要求清政府明定关税
C. 中英两国走向正常贸易
D. 外商反感清政府税制腐败
“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这段文字反映了
A. 光荣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B. 英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D.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