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时,儒道两家就“武王伐纣”进行了一场大讨论。儒家认为“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以此来维护“汤武革命”的合法性。道家则认为“汤武非受命,乃弑(以臣伐君)也,”否定“汤武革命”的合法性,弄得汉景帝很尴尬。这场大讨论
A. 反映出西汉初年社会矛盾的尖锐
B. 确立了儒学在汉朝的独尊地位
C. 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继续发展
D. 有利于西汉统治思想走向成熟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这表明
A. 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 B. 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
C. 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 D. 儒家宣扬君权神授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B. 宗法关系成为维系皇权的纽带
C. 分封的主体是功臣和先代贵族
D. 血缘分封推动了中央集权形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中国史学有着关注文化的悠久传统,然而独立的、系统的文化史研究则始于清末,且由译述西洋文化史专著为开端。中国学者仿效西方文化史专著体例,参考其史观,自行编撰中国文化史专著,梁启超可谓这方面的开山者。梁启超与欧洲启蒙时代伏尔泰等人的史观相通,他1902年撰《新史学》,批评旧史学的弊端。他还力倡“史界革命”,认为文化史的编暴便是“史界革命”的重要方面,其在1921年写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专门史与普遍史进行了区分,称“普遍史即一般之文化史”,指出文化史须由具备通识的史家依据专史撰写。他设计的《中国文化史目录》,包括朝代篇、政制篇、法律篇、教育篇、交通篇、饮食篇、服饰篇、学术思想篇等28篇。以梁启超为端绪,文化史被视作“叙述进化之现象”的历史、“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的历史、“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的历史。承担启蒙任务的文化史学由此在中国揭开序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文化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文化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历史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8月,英国部署在远东的海军兵力变得相当薄弱,而它们要保护的地域范围则从印度洋一直到太平洋。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自治领的海军在内,英国海军在新西兰派驻有4艘巡洋舰,在澳大利亚部署了1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潜艇。另外,英国海军中国分舰队有1艘预备役老式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潜艇,东印度分舰队有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相比之下,可以集中全部兵力于本土的日本海军有2艘“无畏”舰、2艘高速战列巡洋舰、14艘“前无畏”舰、13艘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7艘老式巡洋舰、9艘炮艇、50艘驱逐舰、31艘鱼雷艇和13艘潜艇,总计46万吨。德国东亚舰队有2艘装甲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炮艇。另外,法国在远东部署有2艘装甲巡洋舰,俄国有1艘装甲巡洋舰,法俄还各有2艘和1艘老式小型巡洋舰。随着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英国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不得不从限制日本的立场上步步后退。
——摘编自胡杰《英国视角下的英日一战海军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年8月各国在远东海军布署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海军布署所带来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企业的兴衰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材料 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认为甘肃有毛织品的原料,自1876年筹划在兰州创办织呢局。当时有人提议将工厂设在汉口,交通方便,可把原料运至汉口,便于销售。而左宗棠认为自己管辖甘肃,有责任开发该省的财源。因此投资银20万两,与上海德商泰来洋行商定购买全套设备。这些设备于1879年2月从上海运至汉口转用民船运到龙驹寨,再用人力及牲口运至兰州,到1880年5月全部运齐。兰州织呢局于1880年9月开工。由于对当地的原料了解不足,织呢局所购机器适用以细软羊毛为宜,为此用大批人力从兰州附近所产粗毛中拣取细毛,浪费很大。兰州地区水源不足,水中含盐量高,影响呢料的漂染质量;织呢局一切技术及业务管理均操于德国人。工人多是兵勇,只关兵饷,生产效率很低。至1881年初,织呢局的设备利用率不超过1/3。截至1882年8月,织呢局共生产粗细呢绒1500余匹;且产品成本高,当地没有购买力,卖至外省又因交通困难,运费较贵,没有市场竞争力。1883年织呢局锅炉爆炸,终于停工歇业。
——摘编自吴迪《中国纺织工业历史上最早的印记》
(1)指出左宗棠兴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目的,概括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特点。
(2)分析兰州机器织呢局衰落的原因。